这些“伪养生”补出一身病别再“瞎补”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养生方法和产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甚至有害的“伪养生”理念。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多多益善”,盲目追求补充营养,结果却适得其反,不少疾病正是这样“补”出来的。
秋季人们常以“贴秋膘”为由,大量食用肉类。然而,长期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模式,可能潜藏肠癌风险。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家指出,过多摄入肉类易使肠道内厌氧菌分解产生致癌物质,加之蔬果摄入不足,便秘问题频发,有害物质与肠道长期接触,肠癌发病率随之上升。因此,秋季进补应适度,且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肉类。如羊肉性温,热性体质者不宜;牛肉难消化,脾胃不佳者当节制;猪肉脂肪高,高血脂患者应限量。
汤品常被视为滋补圣品,尤其是长时间熬制的浓汤。但事实上,汤的营养价值与熬制时间并无直接关联。南方医科大学专家指出,汤的鲜美主要来自核苷酸,而长时间熬制会使核苷酸含量增加,其代谢产物嘌呤则是引发痛风的元凶。因此,煲汤应适度,且应汤料同食,以获取更全面的营养。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常感营养不足,于是频繁进补。然而,过度滋补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如广州一位女士因大量食用肉类及海鲜,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现代人营养已相对充足,进补应量力而行,根据个人体质和营养需求进行。
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人开始关注补肾养生。然而,市场上的补肾保健品琳琅满目,成分复杂。杭州一位男士因盲目服用多种补肾保健品,导致药物性肝损害。许多保健品中含有对肝脏有害的成分,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发严重健康问题。因此,选择保健品应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小米粥、素食等常被视为养胃佳品。然而,并非所有养胃方法都适用于所有人。对于胃溃疡患者来说,某些食物可能加重胃黏膜损害;而长期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可能导致胃功能退化。因此,养胃应因人而异,结合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
1.食物种类多样化:确保每日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至少达到25种。早餐应包含四五种食物,午餐五六种,晚餐四五种,再加上一两种零食。通过合理搭配,如每日摄入谷薯及杂豆3种,蔬菜水果4种,禽畜鱼蛋3种,奶、大豆和坚果2种,即可轻松满足12种食物的要求。
2.能量分配要合理:遵循“三餐制”原则,早餐占全天能量的30%,午餐40%,晚餐30%。一顿丰盛的早餐对于启动一天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
3.东方膳食智慧:(1)增加粗粮摄入,减少精制米面;(2)选用植物油,低温烹饪以保持营养;(3)多吃白肉,少吃红肉,豆制品是优选;(4)蔬菜多多,水果适量,保证营养均衡;(5)坚果、奶类适量添加;(6)推崇蒸、煮、涮等健康烹饪法。
4.天然食材优先:选择天然食物,避免高热量但营养匮乏的食品,如碳酸饮料,它们虽含热量却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有益成分。
5.全谷物主食更健康:日常主食中,至少1/3应替换为全谷物、粗杂粮,它们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且含有抗性淀粉,有助于控制热量摄入。
6.低脂肉类是首选:挑选肉类时,倾向于低脂品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猪肉脂肪含量最高,其次是羊肉、牛肉,而鱼肉则是低脂佳选。
7.蔬果摄入要充足:每日至少摄入一斤蔬菜、半斤水果。蔬菜如冬瓜、黄瓜、生菜等,水分高、热量低,且富含维生素、矿物质。
8.进餐顺序有讲究:在有肉有菜的情况下,建议先吃蔬菜,主食多选粗粮杂豆,它们不仅热量低,还能带来强烈的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饮食总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火狐电竞平台app火狐电竞平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