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 ▏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仪式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
11月21日上午,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仪式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此次活动是抗战馆依托“‘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平台,实现馆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育新人的生动实践,也是积极探索“思政课+红色场馆”新模式的有益尝试。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北京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杜飞进,北京市党史学会会长刘岳,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晓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副馆长李志东,北京市委宣传部宣教处副处长王灿国,四级调研员石正义,香山革命纪念馆副馆长都斌,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北京时间常务副总编辑丁晓阳,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干部郭辉,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会先、院长沈永福参加。
杜飞进在讲话中强调了红色资源的重要性,肯定了首都师大用心挖掘红色资源、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使优质红色文化资源直达校园、直抵师生身边的有益探索。他指出,红色文化主题展要讲好五个故事:一是讲好党为了人民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故事,二是讲好党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故事,三是讲好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故事,四是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五是讲好英雄模范的故事。教育引导学校师生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斗志,培养和激励更多“现在的大学生”成为“未来的大先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顽强拼搏、勇毅前行。
罗存康介绍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近年来在高校开展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思政教育活动相关情况。在与首都师范大学共育新人方面,抗战馆充分发挥红色纪念馆社会教育资源优势,将“中流砥柱——中国抗战文物展”送进校园,共同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征文活动,探索出了“红色场馆+思政课”新模式。今后双方将以红色教育基地成立为契机,加强共建共享,深化交流合作,打造共赢互促的馆校合作新模式,为共同承担起育新人职责使命作出应有贡献。
孙晓峰指出,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是依托“‘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平台,用红色文化凝聚人培育人,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红色展览的定期引入,切实发挥革命文物的立德树人价值,让全校师生足不出校就能深入了解感受北京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今后,学校将在红色文化建设方面积极作为,持续深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打造红色文化信息传播矩阵,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让青年学生在参与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李志东副馆长和沈永福院长代表馆校双方签订“首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
此次活动是将“‘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之“‘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项目”成果固化,通过共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强化首都师范大学与抗战馆深度合作。
未来,抗战馆将继续发挥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资源优势,与各高校开展广泛合作、教学实践、研习实习等联学共建活动,打造共赢、共享的馆校合作新格局,为创新发展首都高校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