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混蛋还是天才?
如果这个星球上,有几人能让你以与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为荣,马斯克当是其中之一。
他从小屡受同伴欺凌,如今却被不少人视为文明“救世主”;他创办的公司多次频临破产,如今他的特斯拉、SpaceX、Neuralink、星链等公司都是各自领域遥遥领先、备受期待的企业,被很多人忽略的是,他还是OpenAI的创办者;他常在深夜叹息徘徊,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挖坑自己跳,但他总能迎来黎明,那时候,他就会穿着防护靴,从自己挖的深坑里一跃而出。
马斯克再次验证了美国这片土壤之于创新的肥力,也显现出企业家精神的力量——当一个人被这种神奇力量施加于身时,他在深刻的痛苦与幸福交织之中会散发出迷人的光晕,就像《埃隆马斯克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说,“马斯克的现实世界可能比很多人的幻想世界还要精彩”。
可能是因应碎片化的媒体时代,《马斯克传》由近百个故事片段完成了马斯克目前的人生拼图,阅读起来稍显零碎。
但在这种真实具体、巨细靡遗的叙述方式里,我们仍然可以见出一流人物的几个鲜明特质。
在巨大的财务黑洞面前,人们期待这位魔法师能不停地从帽子里变成一只又一只兔子来,解决资金、技术和产能问题,连他当时的岳父母都在考虑抵押房产贷款相助,马斯克的压力无边无际。
马斯克开始驼背,走路脚趾发僵,体重骤涨骤降。每当夜晚降临,她惊恐地看着马斯克在睡梦中喃喃自语,间或挥舞着手臂尖叫。
重压下、绝望中,马斯克有时会冲进洗手间呕吐,“呕吐物要是回流到他的胃里,他就会吼叫着干呕。”妲露拉站在马桶边,扶着他的头,怜惜又恐怖。
但马斯克不愿意决定自己孩子的生死,“这种事不出来”。在他看来,如果放弃特斯拉,等于昭告世人“电动车不靠谱”,那样的话“可持续能源驱动的世界将永远无法实现”。而SpaceX同样不能放弃,“那样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成为跨行星物种。”
艾萨克森为马斯克写传记,起初听闻马斯克的那些豪言壮语,以为是他鼓舞团队的话,但他接触渐多发现,这些远大使命正是马斯克的动力,也是他与其他企业家的不同之处——2008年,马斯克进入电动车领域时,通用汽车刚刚退出这一领域。
而他创建火箭公司前往火星的构想,在当时也看不到任何商业上的合理性。“当其他企业家还在努力形成世界观时,他已经形成了宇宙观”。
艾萨克森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马斯克总是以使命为出发点,然后再努力为其找到一种盈利模式。
“Elon Musk并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他不是以盈亏表为出发点驱动自己的行动,这和很多创业者和企业家们不同。”
2010年12月,SpaceX计划将无人太空舱发射到预定轨道,并安全回收。
发射前一天的最后检查中,团队发现第二级火箭的发动机裙边有两条小裂缝,一般这种情况需要更换发动机,发射日期也会推迟几周进行。
马斯克的想法却是:为什么不把有两条裂缝的底部剪掉一点儿呢?一位工程师警告说,“裙边”缩短以后,发动机的推力会略微减少,但马斯克计算过,剪掉以后的推力足够完成任务。
不到一个小时内,他们用一把大剪子修剪了裙边,然后在第二天让火箭如期发射升空,让合作伙伴NASA的人目瞪口呆。
他总是致力于剪掉产品冗余的“裙边”,即便有一定风险,终究无碍大局,在他看来,“就像在游泳池里撒尿,对游泳池没什么影响”。
向火星进发的漫长征途对别人是一个绮丽的梦,对他却是具体而微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公司的倒计时牌以秒倒计时,紧张地提醒着每个关键节点的到来。
“我们得在我死之前到达火星,”马斯克说,“没有什么强制手段能确保我们到达火星,除了我们这群人,除了我自己。”
在俄罗斯买火箭遭遇对方狮子大开口后,愤怒的马斯克在返程飞机上开始用第一性原理进行思考,他罗列出制造火箭所需的各种材料,计算其成本,然后一个重大发现浮现了出来——“白痴指数”,用来计算某个制成品的成本比其基本材料的成本高多少。
他发现,火箭的成本至少比材料成本多出50倍。他于是决意自己创办公司造火箭。
除了“白痴指数”,马斯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五部工作法”,这也是“第一性原理”的落地方法:
1. 质疑每项要求。提出任何一项要求时,都应该附上提出这一要求的人。永远不要接受一项来自某个部门的要求,比如来自“法务部门”或者“安全部门”的要求,你必须知道提出这项要求的人的名字。
接下来你应该质疑它,不管这个人有多聪明。聪明人提出的要求才是最危险的,因为人们不太可能质疑他们。这件事要一直做下去,即便这项要求来自我马斯克本人。质疑后,大家就要改进要求,让它变得不那么愚蠢。
2. 删除要求当中所有你能删除的部分和流程,虽然你可能还得把它们加回来。事实上,你如果最后加回来的部分还不到删除部分的10%,那就说明你删减得还不够。
3. 简化和优化。这应该放在第2步之后,因为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简化和优化一个原本不应该存在的部分或者流程。
4. 加快周转时间。每个流程都可以加快,但只有遵循了前三个步骤之后才能这么做。在特斯拉工厂,我错误地把很多精力花在加快生产流程上,后来我才意识到有些流程原本就应该被拿掉。
5. 自动化。在内华达工厂和弗里蒙特工厂犯下的一个大错就是我一开始试图将每个步骤进行自动化改造。我们本应该先质疑所有要求,删除不必要的部分和流程,把问题筛出来、处理掉,然后再推进自动化。
马斯克经常睡在办公室,他期待自己的团队也由争强好胜、枕戈待旦的人组成。他会随时把正在休假的员工召唤进办公室,或把他觉得不合格的下属踢下船。他鄙夷那些追求“被人喜欢”的管理者,而情愿他们是驱动员工带着紧迫感疯狂工作的一条“喷火巨龙”。
他有着和乔布斯一样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经常给下属设定一些期限内不可能的任务目标。
看过《马斯克传》的应该对他在成本方面的天赋与要求都印象深刻,这位商业暴君堪称成本管理大师。
当一名工程师告诉他猎鹰9号有效载重舱的空气冷却系统要耗资300多万美元时,他就问一位女高管:家里用的一套空调系统成本要多少钱?听说只需6000美元,他就让团队买了一些商用空调设备,改造了其中的泵,然后就把它用在了火箭顶部。
和这样恐怖的“价格屠夫”成为同行显然是不幸的:一位SpaceX的员工以前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工作,曾为重型火箭重建了一个发射台综合体,而他为猎鹰9号建造类似设施的花费只相当于当时的1/10。
猎鹰1号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由私人制造、从地面进入预定轨道的火箭时,马斯克的团队只有500名员工,而波音公司的同类部门有50000人。
商业的核心即在于降本增效,比别人成本低,又比别人效率高,难免不在竞争中取胜。
“第一性原理”大幅降低了产品成本与组织成本,而且在其产业创新与设计驱动方面素有奇效。
他问房间内的同事“你有没有注意到,城市建设是三维的,道路建设却是二维的?”同事困惑不解。马斯克解释说:“你可以在城市下面挖通隧道,这样就能建出三维的道路。”据媒体报道,目前这家名为Boring Company的隧道公司估值已超70亿美元。
同样,在注意到皮卡行业长达80年鲜有变化后,马斯克也从第一性出发思考,何不用火箭材料不锈钢制作皮卡?这款造型前卫、风格凌厉、仿佛来自未来的皮卡征服了市场,还没正式上市,预定量已超200万辆。
不得不说,中国商人的优势在于“左顾右盼”,看同行,看到后快速复制、超越;而马斯克的产品创意特色在于“瞻前顾后”,它源于对未来的向往,或对往事的回顾—童年时所看的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和玩过的游戏,给了他诸多灵感。
《严厉的月亮》《基地三部曲》《机器人与帝国》《银河系搭车客指南》都是他的心头所好。这些年少时的梦正是他事业的源头,他承认“基地三部曲”是其创建SpaceX的根基。而Cybertruck最初的构想则来自于《007之海底城》中的路斯特与《银翼杀手》中的汽车。
在幼儿园,马斯克被视为智力发育迟缓的怪胎,因为大部分时间他都处于心不在焉的恍惚状态,当他思考某个问题时,所有外界的人物、信息都会在他面前视而不见。
他和同学的关系也很紧张,因为与众不同,不会取悦别人,不懂人情世故,他没有朋友,是一个孤独而阴郁的人。他和弟弟金博尔还经常被暴揍得面目全非,在当时的南非,欺凌被视作一种美德。
在家里,马斯克则要面对无赖般的父亲。他会用最难听的话将马斯克辱骂得一无是处。后来,让成年马斯克倍感痛苦的是,父亲竟然和比他小40多岁的继女结婚了。
马斯克的几位女友都承认,虽然马斯克恨他的父亲,他性格里却也有父亲的影子。
很多时候,他也会堕入黑暗,用最难听的话粗暴地指责、谩骂身边的人,将自己的童年阴影与现实压力倾泻无遗。
和父亲一样,“他的情绪会在晴空万里和暗无天日之间、在激情四射和麻木愚钝之间、在冷漠疏远和真情流露之间循环往复,偶尔还会陷入那种双重人格的“恶魔模式”,让他身边的人感到害怕。”
或许正是童年的压抑与成长过程的一路颠沛让马斯克为风险动荡与戏剧性沉迷,让他本能地抗拒岁月静好,而渴望来自激流与风暴的无尽洗礼。
他的弟弟金博尔所说,“戏剧性是他人生中的最佳伴侣,”“离开这个他活不下去,他可以为之生、为之死。”这种戏剧性也让这位精力旺盛的创业者偏离企业家的本分,介入一系列政治争端和公共事件,引起很大争议。
艾萨克森的传主都是名流:富兰克林、爱因斯坦、达芬奇、基辛格……其中影响最大的则是《史蒂夫乔布斯传》。
乔布斯的搭档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曾评价昔日伙伴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他有必要这么刻薄、这么粗暴无情、这么沉湎于戏剧性冲突吗?”沃兹尼亚克设想,如果自己来管理苹果公司,肯定会更友善。但他也清醒,那样的话,苹果公司很多不可一世的产品很可能根本无法问世。
在相继出现乔布斯和马斯克这两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物后,硅谷甚至有了一种指数:“混蛋生产率”——一个人越是混蛋,越能激发最高的生产效率,做出超乎想象的成绩。
这同样给当下的中国企业家以启示:求效,而非求稳;求深,而非求全;求异,而非求同。
用世俗的标准来看,英雄从来不光伤痕累累,也难免毛病多多。而企业家的天命当是为所求所愿倾尽心力,为开创性的好产品孤注一掷,而非陷入文化内卷,沉溺于成为道德完人与圣人的迷思与妄想。
“完美的人就是没用的人”,如果总是拿着显微镜、放大镜去研究、发掘优秀人物的缺点,只能说明观众见识短浅、心态阴暗。
卓异之士常是天才与混蛋的集合体,一个人的缺点与优点正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相反相成。
艾萨克森感慨,“如果我们不接受他人格中的复杂多面,那么火箭还能被送入太空吗?我们还能迎来电动车革命这场划时代的转型吗?有时候,伟大的创新者就是与风险共舞的孩子,他们拒绝被规训。他们可能草率鲁莽,处事尴尬,有时甚至引发危机,但或许他们也很疯狂——疯狂到认为自己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马斯克的自陈心曲同样引人深思:“对于所有曾被我冒犯的人,我只想对你们说,我重新发明了电动车,我要用火箭飞船把人类送上火星。可我要是个冷静、随和的普通人,你们觉得我还能做到这些吗?”